在快消品的仓库管理环节,我们都知道一个名词叫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就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库存货物周转的次数,这个是反映库存周转快慢程度的指标,周转率越大表明销售情况越好。
因此快消品行业的经销商要在商品保质期及资金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增加其库存控制目标天数,以保证合理的库存,反之,则可以适当减少其库存控制目标天数。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库存最大化周转,同时也能避免库粗积压的出现。
那么快消品企业在提升库存周转率方面能够做哪些事情呢?
01将库存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采购部门根据每月的销售计划,在保障正常销售的前提下(安全库存天数的货量)制定一个按照销额不同变化需求,进行采购商品的采购金额计划。
根据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制定一个合理的商品类别库存量,将商品的周转快慢分成A、B、C三类。A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3—7天的销售量;B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7—10天的销售量;C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10—15天的销售量。注:商品录入时就定好此种商品的周转快慢级别。

02加快每个单品SKU的周转次数策略
采购员所负责的采购商品,需要明确哪些是用来提高销售额的,哪些是用来提高部门毛利的,这就应制定一个完成销售额所属商品一个月的销售量指标,完成毛利率的商品一个月利润额度指标,商品用来充量完成销售额的实行的是薄利多销(有的商品甚至是零毛利或负毛利);用来实现销售毛利的商品是二三线品牌商品,是更换淘汰最快的商品。
03滞销商品的优胜劣汰的原则
根据每月销售报表,采购员将所负责的类别商品,在销售排名中(每个类别)的最后10位或20位实行淘汰或要求供应商协作与公司销售不畅商品提出的解决方案。
例如要求供应商降价促销、搞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支持费用进行新的陈列位调整(堆头或N架)或者直接进行清仓销售(能销售的商品尽量进行销售而不进行清仓退货处理,因销售中的损失只是供应商,我们同样有利润可得,如退货则什么都没有)。
04严格控制商品SKU总数的原则和方法
商品的SKU数量,在一般销售时段或季节需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即将到季或过季商品或商品有效期即将到期又不能退货的商品,应提前进行清仓或降价处理品SKU数量确实需增减的,也只能在10%以内的范围内作相应调整。
制定一个详细周到的降价处理商品的原则和程序;新商品的引进或有销售潜力商品的开发,其前提是这一个类别内的商品就应有相应的清场处理;订货频率提高,实行少量多次操作策略;达到供应商的最低送货标准,是少量订货的前提;某些达到一定量才享受的订单折扣,可以实行订量总额不变,分单送货的原则。
销售较快的商品可以实行随时库存不足、随时订货、随时送货的原则,而且要充分考虑供应商与公司达成的所供应商品SKU数量与送货成本之间的关系(供货商品SKU数量太少,畅销的商品补货品种就少,供应商送货次数相应减少;供应商所供应的商品数量如太多,又会造成供应商操控公司商品的价格或促销、费用方面的支持)。
在快消品行业,高效精准的仓库管理是供应链运转的核心。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仓库管理软件,企业如何找到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从选型要点、价格区间及实战建议三方面为
仓库作为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其运转效率直接影响企业成本控制与客户满意度。通过整合管理优化、技术升级与流程再造,可构建高效运转的仓储体系。一、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1. 岗位
快消品经销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体现在仓库管理水平上,它直接决定了成本、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快消品经销商的仓库管理水平主要由以下三大决定性因素共同作用: 一、战略与规划
在快消品行业,拣货效率直接影响订单履约速度和客户满意度。通过优化拣货路径、实施先进先出策略及利用智能分波策略,可显著提升仓库运营效率。以下是具体方法:一、优化拣货路
绝大多数现代仓库来说,使用管理系统(WMS)不是“需不需要”,而是“多有必要”的问题。角度一:不使用系统,纯靠人工管理(Excel + 纸笔 + 人脑)这种方式在特定阶
在快消品行业,高效的仓储管理是保障供应链顺畅运转、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核心环节。针对中小型仓库规模,选择合适的仓库管理系统(WMS)不仅能够优化库存周转效率,还能有效控制运营成
仓库管理系统(WMS)是经销商提升仓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核心工具。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对仓库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 以下是仓库管理系统提高经销商仓储核心效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1.1 项目背景 本仓库面积2000平方米,存储SKU达3000个,日常拣货人员8人。传统管理模式下存在以下问题: 人工拣货效率低,平均每人每日处理订单量不足100单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