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2 年以 7.75 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公司 Kiva Systems 后,亚马逊已经在全美的仓库中部署了1.5 万台机器人,每年能节省 9.16 亿美元的成本,不过,它们还没有真正取代人类。
Kiva 机器人目前所做的只是将相应的货架移到仓库员工面前,减少他们在仓库中的走动距离,产品的分拣、包装还是要靠人来实现。 在 5 月于西雅图举办的的国际机器人和自动化大会上(ICRA 2015),亚马逊将发起“亚马逊分拣机器人挑战”。它想将学术研究和工业机器人的成果为己所用,找到能够快速、可靠地完成分拣包装环节,完全取代人类的机器人。
Kiva System 的 CTO Pete Wurman 说,30 支来自全球学术界的队伍会参加这一挑战,在每一轮中,机器人需要从仓库中分拣 25 件不同种类和形状的物品,模拟它们在亚马逊仓库中面临的情景。参加比赛的机器人可以通过寻找、取得、打包商品获得积分。
参赛的机器人需要能够识别并分拣不同种类的物品:易滑的塑料包装、不易抓取的狗玩具、易碎的奥利奥等等。一些队伍使用的是自行开发的机器人,另一些则是在现成的机器人上加上自行设计的抓手和软件。成功分拣能获得加分,识别失败或者使商品滑落会导致扣分。最终获得积分最高的获奖队伍可获 2 万美元奖金。
这场竞赛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检验过去几年中的技术进步:机器手正在变得更灵巧,可以捡起琐碎和奇形怪状的物品。一些创业公司开发出了能模拟人手触觉的机器手,机器学习的发展也也使机器人能够操纵更加精确的物品。
让机器人识别不熟悉的物品是其中最难的部分。关键性的突破在 2006 年,以吴恩达为首的研究者改变了为特定形状的物品写入程序的传统做法。他们让机器人学习上千种 3D 图像,训练它们对不同形状的物品的判断能力,以便能在陌生物品出现时抓握的动作。近年来,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更为精确。
Ashutosh Saxena 就是吴恩达在斯坦福团队中的一员,他目前是康奈尔大学的助教,将和他的学生一起参加亚马逊的分拣机器人挑战。Saxena 相信, “如果机器人能够完成这些轻量级的分拣任务,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机器人帮助人们完成不同的事情。”
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亚马逊的仓库中可能真的会“空无一人”。
在快消品行业,高效的仓储管理是保障供应链顺畅运转、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核心环节。针对中小型仓库规模,选择合适的仓库管理系统(WMS)不仅能够优化库存周转效率,还能有效控制运营成
仓库管理系统(WMS)是经销商提升仓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核心工具。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对仓库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 以下是仓库管理系统提高经销商仓储核心效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1.1 项目背景 本仓库面积2000平方米,存储SKU达3000个,日常拣货人员8人。传统管理模式下存在以下问题: 人工拣货效率低,平均每人每日处理订单量不足100单库存
对于快消品行业,一个专业的仓库管理系统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需品”。这是由快消品行业自身的核心特性所决定的。 我们来看看快消品行业仓储管理有哪
无论规模大小,一款适合调味品经销商的WMS必须具备以下几项核心功能: 01严格的批次与效期管理 系统必须支持严格的批次和保质期管理。它应能自动预警临期商品,并通过先进先出(FI
休闲食品经销商仓库管理环节存在许多特有的挑战,由于其产品具有SKU繁多、保质期短、季节波动大、易破损等特点,管理难度比一般行业要高。 一、常见的仓库管理难题 1.库存准确
管好业务员外勤,不能靠“人盯人”,必须依靠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模块来构建: 模块一:目标与计划管理 —— 让业务员“有方向
快消品经销商解决库存商品先进先出管理问题,是一个核心的运营课题。做得好,能大幅减少临期品、滞销品损失,加快资金周转,提升盈利能力。 一、核心理念:为什么必须做FIFO? 减少损
